时间:2022-12-18 23:29:15编辑:佚名
民国建国100周年,梁思成等人前往北京参加最后一次国家级的国宴,国宴通过文艺晚会来带动百姓们的斗志,但这次宴会却令人感到十分的遗憾,因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父亲梁启超在给女儿们表演时,得知林徽因学的是历史,他却提出的建议是不可以学生跟别人的历史学习。
这个提议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,比如说老师,梁思成当时在国宴现场写下了一个诗句:我是中国建筑之父,我要让世界上所有的建筑物、美术,成为中国的文物。这句话简直就是“梁陈方案”,说的是梁思成到底想表达什么?又为什么要使用梁思成的建议呢?
梁思成出生于1893年,梁思成的祖父叫梁启超,父亲是梁启超。梁启超小的时候,他在欧洲留学,1917年考入清华大学,毕业后,当时在清华担任教育司第一任司长,还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。当时的梁思成有才,一直被赞誉为“有才之士”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清华和东北大学、南开大学等高校合并,开始研究中国的古建筑。后来,李先念、林徽因姐妹俩因为工作的原因,以及两个人的学术观点分歧,离开了清华,梁思成便跟随妹妹去了东北大学任教,担任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。
在东北大学任教期间,梁思成为东北大学开设了历史教学班,培养了很多历史相关的专家学者,他的历史系便在东北大学成立了,并且得到了全校的支持。
在东北大学成立后,他还亲自担任起了教学总负责人,并且以学生的身份深入到一线教学,在教学方面有《文史春秋》《人们的历史研究》《厚古薄今》等经典古籍。
我们都知道,梁启超是对我国古建筑历史非常感兴趣,他对于中国的古建筑以及各种历史资料都很感兴趣,同时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考古学家,他“研究”历史是为了研究中国的历史,但是他不仅仅研究历史,他在学习历史上也非常用功。
由于研究了历史,梁思成的语言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要研究历史。
他的历史学与考古结合,“一曰:考古,一曰:考古,一曰:考古,二曰:考古”,就是对历史的一种挖掘与整理。
对于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及历史,梁思成也是研究很有热情的,他在自己所任职的北大历史系教授期间,对中国古建筑及古代文物的研究,也是非常的有水准的。
在文化方面,他进行了大量的历史科普和出土文物的整理。他编写了《中国历史地理》,《历史地理大全》,《考古简要》,《中国考古大全》等中国古代文化典籍。
上一篇: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影星王丹凤
下一篇: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局